广东编导专业统考艺考培训真题训练古诗词赏析题乌江亭  
  	   
  	
 
  
    	
 
  	一、简答题  
  	广东编导专业统考真题 题乌江亭阅读下面诗回答问题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广东编导专业统考真题 题乌江亭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这首诗的历史事件是?  
  	    3、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观点?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广东编导专业统考真题 题乌江亭解析  
  	    1、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牧  
  	
 
  	    2、该诗讲述历史事件为 项羽乌江自刎。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惋惜他负气自刎,使如日中天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诗中暗寓讽刺之意。  
  	《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兵败,乌江亭长备好船劝他渡江回江东再图发展,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乃自刎于江边。  
    	
 
  	   
  	    3、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是可取的  
  	此诗与《赤壁》诗一样,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这句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司马迁曾以史家眼光批评项羽"天亡我,非战之罪"的执迷不悟。杜牧则以兵家的眼光论成败由人之理。二人都注重人事,但司马迁是总结已然之教训,强调其必败之原因;杜牧则是假想未然之机会,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广东编导专业统考真题 题乌江亭赏析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胜败这种事是兵家难以预料的事,但是能够忍受失败和耻辱才是男儿。  
  	  首句直截了当的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一普通常识,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以下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