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培训视听语言景别与机位
一、机位
1,顶角机位,即1号机位,又称主机位。它处于顶角位置,与被摄物构成等腰三角形的关系。这一机位通常呈现出的全景镜头,用于交待环境和被摄物之间的关系,常用于一场戏的开始和结束。
2,平行机位,即2、3号机位。它们分别与轴线垂直,因此相互平行。在镜头形式上,大多呈现为中景、近景或特写镜头。平行机位的语义比较单一,
3,外反拍机位,即4、5号机位,又称过肩镜头。它们以中近景系列镜头为主。在镜头的外在形式上,它们呈斜后侧构图形态,画面比较灵动、活泼。因为机位与轴线存在小于90°角的活动幅度,所以镜头中的影像具有层次感,或者一前一后,或者一左一右,或者一虚一实,或者一封闭一开放,彼此对应。
4,内反拍机位,即6、7号机位。它们与4、5号镜头性质相似,同样以中景、近景、特写镜头为主体,只不过它们的机位角度发生了变化,由外反拍变成了内反拍,而且呈现为单人镜头,人物视线一概向外。
5,正反打机位,即8、9号机位,属于骑轴机位。这种机位比较特殊,它们位于轴线上,模拟的是另一个人的主观视点,让人物居中,且视线直接与观众接触交流。这种机位在影视作品中并不多见,原因主要在于它的“直视”会让观众感觉不舒服。
6,外侧正反打机位,即10、11号机位,属于骑轴机位。这种机位也位于轴线上,但分别向内,画面上只出现离摄影机近端的人物,另一个人物则被完全遮挡,所以在实际拍摄中价值不大。
二、景别
1,远景(Long Shot,简写为L.S.)
远景镜头包含大远景和远景两种镜头形式。其中大远景特指那些被摄主体与画面高度之比约为1:4的构图形式,也就是说,被摄主体处于画面空间的远处,与镜头中包含的其他环境因素相比极其渺小。甚至主体会被前景对象所遮挡,或短暂淹没。但这并不意味着主体丧失表现力。通过调度主体与环境的色阶、明暗关系或动静态势,通过画面构图形式中点、线、面的关系安排、虚实对照或透视变化等方法,主体依然会成为鲜明的视觉焦点。
大远景主要承担提供空间背景、暗示空间环境与主体间的关系以及写景抒情、营造特定气氛或气势等作用。
远景与大远景并无本质差别。主体与环境关系的处理方法也大致类似,主要的不同在于主体在画面中所占比例有了一定提高,大致呈现为1:2的高度关系,主体与画面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也因比例的变化而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即主体的视觉形象得到了形式上的强化。如果说,大远景的环境具有独立性,那么,远景强调的是环境与人物主体的相关性、依存性;如果说,大远景中人物主体只是画面的构成元素之一,那么远景中的人物则是画面构成的主导因素,所以远景通常要求展示人物动作方向、行为和位移活动等等,它相对突出的是具体性、叙事性等实在功能。
与远景相关的概念是空镜头。一般地说,关于空镜头的解释都只强调是“画面中没有人物”,其实还应该强调它的抒情表意功能,因为空镜头通常具有很强的抒情意味,即所谓的“人空而情不空”。在《黄土地》的片头和片尾,出现在画面上那伟岸凝重而过于压抑的黄土地,既强调了它在影片中不可忽视的地位,又抒发了导演对这片土地感怀无限的情思。
2,全景(Full Scene,简写为F.S.)
指能够摄入人物全身的镜头。全景镜头同样分为大全景和全景两种。从主体与画面的大小比例来看,大全景中人物主体大约占画面的四分之三的高度,全景镜头中人物与画面的高度比例几乎相等。从画面的整体视觉效果看,大全景镜头里人物与景物平分秋色。景物主要是为人物动作提供具体可及的活动空间,而人物的举动占镜头的中心地位,而且表现更为具体、清晰。
全景因为是人物完整的全身镜头,所以,毫无疑问,人物是画面的绝对中心,而有限的环境空间则完全是一种造型的必要背景和补充。而且,全景镜头着意展示人物完整的形象、人物形体动作及动作范围,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展示人物和空间环境的具体关系。
3,中景(Medium Shot,简写为M.S.)
指人物超过新半身(膝盖以上)的镜头。在日本又称为“七分身”。从画面表现内容看,中景镜头着力展示人物上肢的动作情形、人物的一般性情绪交流、人物与人物的关系等;环境是局部性的,而且居于次要地位,大多处于画面的后景部分。当人物与环境区分度不够明了时,环境时常置于焦点以外,做虚化处理。所以,在中景镜头中,空间和整体被淡化,动作和情节被加强,体现出中景镜头叙事性的本质特征。如果我们把中景镜头与全景镜头做比较,可以看出中景倾向于“描写”,而全景突出的是“叙述”。
4,近景(Close Shot,简写为C.S.)
指人物的半身(胸部以上)的镜头。由于人像占据了大部分画面,环境变得零碎、模糊,观众可以看清人物的面部表现,更容易介入人物的感情世界。
5,特写(Close Up,简写为C.U.)
指人物的脸部,或人物、物体某个局部的镜头。特写基本排除了环境因素,迫使观众去注意人物或物体的细节问题。巴拉兹说:“特写镜头是电影最独具特色的表现手段。它展示了这门新兴艺术的一个特点。特写镜头是‘小生活’。细枝末节和某些瞬间的‘小生活’构成了大生活。”“电影的特写镜头是突出细节的艺术。它无声地展现了重要的、本质的事物:不仅描写,而且也评价。”
从画面结构形态看,特写是人物头肩部的镜头,大特写则完全是人物或景物的某一局部或细部的画面。两者都彻底虚化环境空间,具有抒情性或情绪性效果。比较而言,大特写在视觉上更具强制性、造型性,产生的表现力和冲击力也更强。
特写镜头由于注重细节而忽视了总体特征,因此不可多用。
对于上述五种镜头类型,有人将它们归纳为全景系列和近景系列两大镜头体系,并对它们的特征、作用等作了概括:
景别分 析 |
全景系列镜头 (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 |
近景系列镜头 (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
1 |
抒情的、写意的 |
叙事的、纪实的 |
2 |
画面强调“势” |
画面强调“质” |
3 |
表现人物“形体”关系 |
表现人物“神态”关系 |
4 |
空间“实”写 |
空间“虚”写 |
5 |
大景深、背景实像 |
小景深、背景虚像 |
6 |
地平线与人物关系很重要 |
地平线与人物关系并不重要 |
7 |
画面气氛十分重要 |
画面构图十分重要 |
8 |
环境为主人物为辅 |
人物为主环境为辅 |
9 |
构图更注重绘画性 |
构图更注重随意性 |
10 |
画面角度不太重要 |
画面角度十分重要 |
本文关键词:编导培训视听语言景别与机位
热门搜索: 广州多芬传媒艺考培训 广州影视表演艺考培训 广州摄影艺考培训 广东传媒艺考培训机构 广州编导培训机构 广州播音主持 广州传媒艺考培训学校 深圳传媒艺考培训机构
戏剧影视表演 播音主持艺术 影视配音
导演与表演 空中乘务 服装表演
播音主持双语播音 播音主持粤语播音
播音主持影视配音 播音主持商务礼仪
艺考培训服务地区广州市 深圳市 中山 惠州 佛山 东莞 清远 汕头 揭阳 梅州 河源 潮州 湛江 茂名 肇庆 云浮 江门 阳江 韶关 汕尾 珠海传媒艺考培训班 艺考大学招生
音乐艺考班 音乐表演班 钢琴表演班 声乐表演班 民乐表演班 录音艺术班 作曲艺考班 流行乐器演奏 流行演唱 音乐教育 音乐学 乐器修造 艺术管理
舞蹈艺考班 舞蹈表演 舞蹈编导
舞蹈教育 体育舞蹈 民族民间舞蹈
音乐考研班 传媒考研班 作曲考研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