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考点环境管理
1.考点要联合卫生健康或医疗机构等部门开展卫生防疫专项检查,重点加强对考点食堂、周边餐饮业、旅业的食品安全和环境治理。
2.对于考务办公室、考场、考生集中食宿场所等,要在卫生健康部门指导下,指定专人负责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消毒、通风等处理,并明确张贴完成标识。对空调通风系统、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教室开窗通风。
3.考点警戒线围蔽区域内要有足够数量的活水龙头和洗手液,便于考生洗手。
(三)防疫人员配备和培训
1.考点要协调属地医院或校医院派遣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到考点现场,指导考生、考试工作人员的防疫、检疫事宜以及对有可疑症状考生的专业评估。
2.考点主考、副主考、监考员等工作人员要履行相应的防疫组考工作职责。考点增加一名副主考协助主考负责涉及疫情的常规工作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监考员和工作人员应掌握防疫基本技能和考点内处置流程。
3.加强考务人员培训,协调卫生健康部门,增加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培训内容。
(四)考点考场布置
1.扩大考点外警戒范围。为防止出现考点外送考家长聚集,考点应协调公安、交通等部门在考点周边设立警戒线,扩大警戒区域范围,仅限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进入。具备条件可设立家长等候区域。
2.考点入口设置体温检测通道。设置1条带防护措施的发热考生专用通道和足够数量的正常体温考生通道,配置自动体温检测仪或手持式体温枪,对所有进入考点的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若考生规模较大,考点应配备大通量无接触体温检测设备设置快速检测通道。考点要提前对考生入场体温检测速度进行测算,确保考生入场快速、有序、准时进行。体温检测通道旁设置具备防疫条件的临时观察区,安排卫生防疫专业人员值守,对体温检测异常考生进行复核和等候处置。
3.准备备用隔离考场。原则上每10个普通考场设1个备用隔离考场(每考点不得少于3个)。备用隔离考场应选择通风良好、相对独立的教室,并设置专用防疫特殊通道,配备速干手消毒剂、个人防护用品等,坐凳光滑易于清洁。配备具备防疫条件的监考员和工作人员。备用隔离考场应做明确标识,在外围设置警戒线。
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须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备用隔离考场原则上须一人一间。当备用隔离考场不够用时,在不影响考生正常考试的情况下,经综合研判风险后,可采取最前排、最后排或四角排位的方式多人共用一间(最多不超过4人)。